历史上对长白山有各种称谓,她似乎是天外之山,博大、神奇,无怪乎我们的祖先称她为“不咸”的意思是“神巫”,“不咸山”意为“有神之山”。这个名字反映了我国战国暑期人们对于长白山的认识水平。汉、魏时,长白山又被称做“盖马大山”,北朝时称她为“徙太山”,到了隋、唐,用确切的汉语称她为“白山”、“太白山”。至辽、金,用汉语定名为“长白山”。明、清时称“长白山”,也用汉语称之为“老白山”、“水悬山”,不过,并不多见。
《吉林通志》载:“长白山,国语曰果勒敏珊延阿林,在吉林城东南六百余里。”这是我国旧时代计算地理位置的一种方法,当然不是那么科学的。不过,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我们国家领属山的一种观念。用现代方法测定,长白山地区的北界于北纬42°35′,南界位于北纬41°15′,处于中纬度位置,横跨约1.3个纬度。长白山地区的西界位于东经127°15′,东界位于东经129°00′,跨越近2个经度。长白山火山锥体(海拔1 700米以上)位于北纬42°05′— 41°55′,东经为128°74′— 127°55′。长白山天池的中心位于北纬42°00′,东经128°03′。我国境内的最高峰— 白云峰,位于北纬42°01′,东经128°04′。 长白山如今是中国、朝鲜两国的界山。自然资源极为丰富。是一座生态关系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山。
长白山的历史,包括长白山地质发展历史和我国各族人民在这里生存发展的历史。 |